
影音推廣
華嚴經講述菁華 96 淨空老法師
【常見於佛分明照了。】
這是「結成見佛」。見佛已經是很難的事情,又何況『常見』?不但常見,而且能夠『分明』,分明是真見到,見到真佛。不僅分明,而且能『照了』,「照了」這兩個字很重要。
【常見於佛分明照了。】
這是「結成見佛」。見佛已經是很難的事情,又何況『常見』?不但常見,而且能夠『分明』,分明是真見到,見到真佛。不僅分明,而且能『照了』,「照了」這兩個字很重要。
【復次龍王,若離惡口,即得成就八種淨業。何等為八?一、言不乖度。】
經文很明顯,意思無盡的深遠。佛在這裡面告訴我們怎麼樣成就淨業,特別是對念佛法門而言。我們念佛法門,大家都知道是修淨業。淨業從哪裡修?先淨其口。
【十六、天作孽猶可違,自作孽弗可逭。】
昨天我們探討到,『天作孽猶可違』。可以避免,或者是可以化解掉哪些部分?我們前世造的惡業,今世透過斷惡修善,甚至是一念懺悔、一念孝心都能化解。所以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。
「又《合贊》曰:諸佛雖為一切眾生無上大師,諸眾生中,唯天與人能發無上大菩提心,是故號佛為天人師」。《合贊》這個解釋也非常得體。佛雖然是為一切眾生無上大師,在一切眾生當中,只有人與天能發無上大菩提心;…
下面,義寂大師說:「天地之間,五道生死,因果分明」。「表因必有果。如是業因,如是果報,一絲不爽」。人真的把這個事情搞清楚,我相信他不會得罪一個人,為什麼?後頭有果報。
這些年來,我們特別重視扎根的教育,一定要補習儒釋道的三個根。儒的根《弟子規》,道的根《太上感應篇》,佛的根《十善業道》,如果不從這裡扎根,我們要想學經教是決定不可能的。